找到相关内容26篇,用时5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瑜伽行派概说(2)

    生死之流,由虚妄分别故,颠倒错乱,起惑造业,苦果无穷。若有众生,由感受世间轮回之苦,希欲出世寂静之乐,而具离心。发此已,亲近善知识,听闻正法,接受圣教正理之熏习,而具正信。此正闻熏习,能令无漏种...行精进、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。   静虑,谓菩萨以菩萨藏闻思为先,所有妙善世世间一境性,正安住,或止,或观,或二双运。略分为三:安住静虑、引发静虑、成所作事静虑。   慧,谓菩萨能悟入一切所知,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5147870.html
  • 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的般若

    vipassanā) 7 等定义说明中也可看到。这些定义中所列举的术语皆可被解释成般若(慧)的同义语。   关于前面慧的定义,《法集论》是用于一切与世间相应的有漏慧之般若;其次,在与世间相应的无漏慧般若...iddhi等,则与智慧有关   有关。第三“现观论”,如前所述,所谓“现观”,是指得到理论上理解四谛道理的法眼智慧,是依世间刹那现存之与智而生起现观。 ...

    水野弘元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5848012.html
  • 真言教义汇集 (中)

      所以,大日经疏很巧妙地以宝珠制作的过程来譬喻三劫的境地。例如:如意宝珠在石矿之中,识货的人就会先用铁凿去除其外表的粗矿石;此犹如能够拔除业惑烦恼根除无明种子之三乘上、中、下三种世间的「初劫行」...苦因缠缚之三界众生。首发菩提,以度彼轮回故,当修本尊身!次发悯一切众生之悲心,欲其离苦之关切,及要使其得乐之喜悦,并无执,欲其不离于乐。   嗣后,诵嗡、阿、吽三字,建立自为本尊之佛慢,并观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5250405.html
  • 上座部佛教止观禅法

    想、思、一境性、名命根、作意等。“”共有八十九种,可以分为四类,即:欲界心、色界心、无色界心与世间;也可依其本性分为四类,即:善、不善、果报与唯作。   心又分为两种:心路过程与离心路过...   在禅相即将现时,许多禅修者会遇到一些困难。大多数禅修者发现气息变得非常微细而不能清楚地觉知气息。如果这种现象发生,禅修者应保持觉知的,在之前还能注意到气息的那一点等待气息重现。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95454242.html
  • 白云老禅师著作:休庵随笔

    ,无不通达圆明。  四、有大功德无能胜:谓如来于无量劫,常修世间及出家,无为之,无诤讼之,而能成就无上大菩提。  五、有大名闻遍十方:谓如来能具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及常乐我净之德,大千世界,...合处,心则随有。佛乃问其心随所合处,若心随有,是无体,则无所合;心若有体,则以手自抓其身,于必能觉知,此觉知之,为复内?为从外来?若于内,则见身中;若从外来,先合见面。  既非内外,则无出入...

    白云老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31263000.html
  • 辽代佛学的圆融思想

    众教之源尔”是指此《神变经》“与一切教而为根源,十二分经出乎总持秘密之藏”。一行的《义释》则说:“此经横统一切佛教,如说唯蕴无我,世间,住蕴中即摄诸部小乘三藏,如说蕴阿赖耶觉自本不生即摄诸经八识三...觉苑认为以三密为宗的密教经典很多,其中《大日经》为秘密中之秘密:“然前所说虽为秘密,更有秘中之秘密中之密,若不得此法者,设通达前法亦不成故。是以最为秘要。若解此者一切世间世间诸曼茶罗皆同用之,无所不入...

    李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5892095.html
上一页123下一页